第(2/3)页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接下来的日子,王全胜迅速融入了水电局的生活。 白天,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是埋头研究那些积灰的县水利图纸,就是翻阅关于小型水电站建设的技术资料。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技术才是硬通货,光会来事儿,走不远。 办公室的气氛因为他的到来,也活跃了不少。 大伙儿闲下来,总爱拉着他聊天,说的都是县城里鸡毛蒜皮的八卦。 “哎,全胜你听说了没?城南老李家那个二大爷,六十多了,又找了个老婆!” “真的假的?他那几个儿子能同意?” “嗨,有啥不同意的,听说那女的还能生养,人家就图老李头有退休金!” 王全胜总是一边听着,一边笑着附和几句,心里却像电脑一样飞速地记录着这些看似无用信息背后的人际关系网。 下了班,他也不闷在宿舍里。 每天傍晚,他都会换上一身军绿色的旧背心和短裤,在家属楼前的空地上跑步、打拳。 一套军体拳打下来,虎虎生风,引得不少下班回家的同事和家属驻足观看。 不出半个月,整个水电局家属院,上至领导,下至孩童,几乎都认识了这个爱运动、有礼貌的战斗英雄。 剩下的时间,他也没闲着。 他把熊山林、贾金父亲这些长辈的家门都拜访了一遍。 每次都提着点不贵重但显心意的礼物。 有时,他也叫上在公安局的虎志和县政府的王阙,找个小饭馆,点两个小菜,一人一瓶啤酒,互相介绍自己单位的同事认识。 就这样,王全胜的人脉关系在凤阳县城里迅速铺展开来。 八十年代初的县城,经济远谈不上发达,饭馆就那么几家,菜色也单调。 王全胜手里有点钱,嘴又刁,干脆自己动手。 他托人从乡下买来土鸡和羊肉,就在宿舍楼下支起个小煤炉,炖汤、红烧,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这天,杨怀生端着饭碗从他门口路过,闻着味儿就走不动道了。 “全胜,你这日子过得可比局长都滋润啊!天天大鱼大肉的!” “杨哥,别取笑我了。”王全胜笑着从锅里捞出一块肉递过去。 “就爱瞎折腾。您这是提醒我呢,别到时候结个婚,把家底都吃空了。” 杨怀生接过肉,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劝他。 第(2/3)页